网络舆情监控行业动态【舆情快报】第三十二期:村主任火烧乡政府刺伤乡干部舆情综述 一宗关于基层干部滋事生非的舆情事件,在目前舆论呈现疲态的状况下,仍旧以夺人眼球之态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河北承德县刘杖子乡北台村村主任,其在乡农经站核销账目时,因一张单据不具核销资格,而与农经站的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最终演化成一起放火烧毁乡政府办公房屋,刺伤乡领导干部的刑事案件。 事发后,有媒体记者采访了承德县公安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并没有向记者透露这起事件的深层原因,也“不方便介绍”。而,县公安局已经把该案纳入刑事案件来处理。 从记者和县公安局工作人员的对话中分析看,这一事件并非因核销账目双方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案件的发生这么简单。 事件概述 1月15日,河北省承德县刘杖子乡北台村村委会主任高井合,在乡农经站核销村里的账目时,其提供的一张单据被工作人员认为是白条,由此双方发生纠纷,当事各方从互骂演变成拳脚相向。最终、高井合丧失理智,怒气之下刺伤了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二人,并纵火烧毁了约500平米的乡政府办公用房。 被烧毁的乡政府办公室 事件还原 1月15日上午,高井合到乡农经站核销村里账目,农经站初步核查认为,高所提供的单据有白条,要求高与村会计一起到乡里对账核销。 高对此非常不满,随后返回村里找到会计赵怀臣,赵又找到村妇女主任蔡艳红,约定下午一起到乡里报账。 13时10分左右,高井合三人先后来到刘杖子乡农经站,在确认票据过程中,一张购水泥款的凭证是白条,赵、蔡两人认为用处不明,不应报销。 乡农经站 与会计、妇女主任厮打 高井合觉得这二人“故意找他茬”、“和他过不去”,便大骂二人,赵、蔡还口,高便上前与赵、蔡厮打在一起。 厮打过程中,高掏出杀猪刀狂刺赵怀臣,赵四处躲避。在场的乡干部奋力将高拉开,推出门外,锁上屋门。 乡长办 泼汽油、刀刺乡长 高井合情绪异常激动,转身冲入乡长办公室,质问乡长:“我们村钱的事怎么办?” 乡长回答:“具体由农经站核销。”刚说完,高井合就向乡长身上和办公室泼洒汽油并点燃,同时用刀刺伤乡长。 书记办 踹开屋门将书记扎伤 随后又踹开旁边乡党委书记的办公室,趁其不备将其扎伤。随即乡政府办公室起火。 现场直击 1月15日下午13时左右,该派出所接到110出警指令后,立即派出两名警员赶赴现场。仅仅十多分钟,两位警员就抵达事发现场。 承德县刘杖子乡派出所一男性警员称,当时,现场已是浓烟滚滚,一片混乱。刘杖子乡政府的三排平房都已着火。而被高井和刺伤的乡长唐文孚和乡党委书记王君都已被送往医院治疗。 迫于火势,两位警员未能进入建筑物内,而是分别把住乡政府前后门,并通过派出所所长,向附近派出所请求支援。当犯罪嫌疑人高井和从乡政府前门走出时,对其实施了拘捕,高当时并未抵抗。 当事人说 妇女主任:疑犯将我摁倒在地 高井合其人 性格偏执因报账生嫌隙 承德县公安局从村民处了解到,高井合在村里从事过生猪屠宰,此人性格偏执,脾气较暴躁,与其他村干部、村民都有过冲突和矛盾,与赵怀臣、蔡艳红二人素来不和,积怨很深。 因此,案发当天,高井合离家时即带着把杀猪刀和一瓶汽油。据高交代,如果赵、蔡妨碍他报账,他就要持刀行凶。 另据媒体报道,高三年前当选了刘杖子乡北台村村委会主任,事发时任期临近结束。 高井合家人说 案发前并无反常情况 高井合爱人宋桂琴昨晚告诉记者,高是事发当天上午10点左右出的家门,骑一辆摩托车,“案发前,并没有任何反常的情况。” 18日夜里,高井合的侄子高金龙说,是他和高的儿子从浓烟中“摸着”将高井合从屋内“搀出”。“当时楼起火冒烟,看不见人,我在走廊尽头摸到了高井合,搀出来已不懂人事。”高金龙回忆,他见到高井合双手烧伤,脑袋上有个包,顶部已没有头发,“满脸是血”。 高井合的爱人宋桂琴说,出门时,高井合就带了一个“夹在腋下”的公文包,里面放着一些报销的单据。 宋桂琴说,高井合带着村民向上级反映、告状。 “近3年打官司,吃饭、坐车都要钱,”高井合的亲人讲,大部分费用由高井合垫付,“垫了两三万。” “高井合当选村主任后,曾查村里的账目,发现村里的山林和财务等账目存在问题,带着村民向上级反映、告状……但官司没有打赢,乡里挤对他,村干部也挤对他,高井合觉得自己很窝囊。” 最新进展 乡长伤势较重党委书记无碍 质疑声音 一.为什么刀刺乡长、书记? 据高井合的四弟高井银讲,大约在2011年七八月,因为山林承包问题,高曾带领村民告状。时任乡长、现为乡党委书记的王君曾找高井合,让高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高回村选出村民代表打官司,但后来输了。 “高井合曾讲,乡领导说打官司费用啥的,村里可以报销,后来没给报。估计他心理发生了变化。”但由于乡长、乡党委书记受伤不便接受采访,未能对此事作出回应。 二.为什么迅速推平案发现场? 1月17日深夜,本报记者赶到事发现场——刘杖子乡政府所在地时,重型施工车辆正在现场作业。至18日,已连夜将案发现场推平。 多名疑犯家属表示不解,案发仅两日,为什么迅速推平案发现场? 昨日晚间,记者从承德市官方获悉,首先,警方已于第一时间取到足够的证据;其次,案发现场特殊,乡政府属基层政府所在地,代表一级政府,须尽快重建,恢复秩序。 舆论声音 质疑高井合 这个村主任一定是被村民捧着抬着习惯了,哪里受得了这股鸟气!表面上看村官的正式权力可能很不起眼,但他们却直接面对和管理着占全国总人口约9亿多的农民,手中实实在在掌握着与每个农民有利益瓜葛的隐形权力。 什么样的问题不能解决,要闹到杀人放火的地步?如此偏执的性格,又怎么能处理好干群关系,又怎么能够耐心地为人民服务?这样素质的人怎么就混进了村官队伍?看来还是体制的缺失。 村官治理,事关9亿农民的命运。不能让让政府的温暖、国家的惠农政策毁在“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国大部分村一级的管理体制仍然是“家族治村”和“终身制”。这就形成了,老子干完儿子干,儿子干完孙子干。导致大部分年轻干部不能脱颖而出,导致“家族治村”甚至“恶人治村”的恶性循环。若能够切实把好选举关,切实打破村官“终身制”,不断提高村官素质,让村官回归服务本色,类似村主任火烧乡政府这样的闹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另一种声音” 壮士,杀的好。 以下是匿名网友的声音: “中国多多出现这样的人,世道早好了。” “又是中国英雄,做的好!” “壮士,杀的好。” “好,多来几个这样的村长,好样的” “干净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啊” 舆情分析 村主任火烧乡政府这一事件于15日发生后,经多家媒体报道,该事件开始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于18日成为网民关注度最高的热点新闻。本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获取的数据信息显示,1月18日“村主任火烧乡政府”这一新闻,位居百度实时热点排行榜首位。18日10:30,该事件搜索量达到5880次,16:45搜索量为27744次。六个小时的时间网友搜索量上升了21864次。 从媒体和网友的舆论中分析,多数舆论认为,村干部这种作为不仅源于村干部自身的品行,更是体制的缺失。 当下,近年关,多数网民的精力已经过多的投入到返乡的大潮中,因此这一事件曝出后,网民和媒体对该事件的反响远低于本果舆情分析师对这一事件影响力的预期。然而,通过数据分析,仍有近多半数的舆论对事件的制造者表示气愤和遗憾,多数人认为这样的村干部存在,不利于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与大多数指责高井合的声音相比,一部分更为理性、更为客观的对当下基层村官选举体制持有不同意见的舆论,显得更有力,更能发人深省。 上一条:【舆情快报】第三十一期:“满城挖”书记无惧骂名 顶风前行红遍网络 下一条:【舆情快报】第三十三期:来自贫困县的特大喜讯——“值得庆贺” 互联网舆情信息监测相关产品和服务: |